经理对下属期望越低,他们得到的就会越少
Ackoff教授(第43条):The less managers expect of their subordinates, the less they get.
Ackoff 教授: 我们对他人和自己的大部分期望,都是自我应验的预言。例如,教师会很快就明白,如果他们认为学生会作弊,那么学生就不会让他们失望。学生会不遗余力地满足教师的期望。 孩子们会努力满足父母的期望,无论这些期望多么不合理。管理者的下属也是如此。 管理者也会设法降低上级对他们的期望,以显得自己表现超出预期。 结果: 期望降低,表现也降低。 |
“要做出自己的产品,确实很难。我们公司这么多年一直都希望可以开发出自己的产品,但好像一直也没做出什么来。”J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万总在最后开车送我到火车站时说。
我之前跟他说过软件公司要健康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产品,不然的话永远都是为客户打工。
万总估计六十左右,公司主要针对地质矿物产业做软件开发。公司成立于2000年初,10年后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员工现在大概二百人,大部分员工都是技术开发工程师。
之前为他们做过现场培训,发现他们没有产品经理岗位,需求调研与管理工作都是由项目经理兼任,项目经理也都是技术开发出身,不懂如何以行业顾问角度引导客户,所以只能听甲方提要求,按要求做定制性开发。 缺乏代码模块复用,虽然有用GitLab管理代码的版本,但无法与需求、测试用例相互对应,如果想回滚到以前某个点的代码做修正便无法找到对应的需求和测试用例。
没有写脚本自动化单元测试,我问研发经理为什么不做,他说:“十年前的时候写过,但工程师反馈说写单元测试太耗时了,不如多写一些代码,而且需求常常变,写单元测试的价值不高。”
我说:“如果有自动化单元测试的话,当每次有核心模块代码需要修改,你们就可以自动跑单元测试确认代码的修正有没有影响本来的所有功能。也正是这原因,单元测试会很频繁地复用,自动化能帮你省掉很多(本来要人工测试的)工作量。”
缺乏经验教训的积累。虽然公司有共享平台,10多年前已经开始有每周互动分享会,但后面转到由公司的行政总管负责。因为不再是由工程师自发主动做分享,所以工程师们也没有动力再去分享经验教训了。
虽然公司每年都有定期培训,比如项目管理等。员工在培训中虽然学到一些知识点,但是后面没有用起来,对工作没有什么帮助。
以上每点都是软件开发团队从“作坊式”提升到研发软件产品的基础,所以不仅要有做出产品的想法,更需要对相关能力提出高度要求,才有机会成功。
大名鼎鼎的乔布斯是星级产品经理,他虽然不是技术出身,但是他知道怎么去做市场推广,客户有什么关注点,所以就可以跟工程师Wozniak合作开发出Apple II个人电脑,于1976年成功开创苹果公司。后面乔布斯在苹果带领Macintosh团队做出了很多技术创新(详见 A6)。 很多苹果公司工程师其实都想问乔布斯:“你为什么这么挑剔?要求这么高?”
正是因为乔布斯的极高要求才可以推动苹果做出世界级的产品。
管理层要定高的目标,难以达到的目标,大部分世界级的优秀企业,例如丰田、谷歌,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