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题列表

最新资讯
回看100年前——记五四青年节百年纪念


本周末将是五四运动满100周年的日子。

历史顺序上,是先有五四运动,然后有中国共产党成立,在经过28年革命历程,才有新中国建立。

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有人视之为第一轮经济全球化在中国引起的反应。18世纪以来,列强在全球扩张,争夺势力范围,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所未见的野蛮使欧洲文明深受打击,战争后期触发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中国与其他前工业化国家是受掠夺的对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要求收回德国侵占的山东省权益,然而在巴黎和会上,列强却把这些转归日本。消息传来,北京的大学生上街抗议,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与当时北洋政府的亲日派官员冲突,掀起广泛抗争。

此前8年,辛亥革命结束了连续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共和,然而很快又变为军阀割据。民国初期,出现过由熊希龄、梁启超、张謇等人组成的“一流人才内阁”,不久被袁世凯解散,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虽有顾维钧等出色外交家,却未能改变丧权辱国的结果。

救亡图存知识分子探索国家积贫积弱的根由,使五四运动结合了政治抗争,文化革新和思想启蒙。新文化运动兴起下,社会思想氛围活跃,多种主张得到推介。

由于俄国革命成功,马克思主义加快在中国传播。俄国革命领袖列宁宣布放弃沙俄帝国时代侵占中国的权益,这与巴黎和会的结果对比鲜明。列强已不值得效法。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

新文化运动批判旧礼教秩序,同时也有人坚持国粹。随后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有影响深远的作家和作品面世,艺术等方面也有发展。五四反传统,没有造成文化断裂。

五四运动刚过后不久,已有人以历史尺度做回顾和评说。以后每年都有纪念,陆续又有许多论述,几经综合,五四精神概括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有人认为这是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分界点,甚至说:“没有五四运动就没有现代中国”。


                                                                                                       ——转自4月29日香港信报,曾德成《百年五四》


五四运动近因

梁启超致电汪大燮、林长民,建议警醒国民和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其电文称:“汪、林二总长转外协会: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万勿署名,以示决心。”5月1日,中国谈判代表、外交总长将此事电告北京政府,并称如不签约,则对撤废领事裁判权、取消庚子赔款、关税自主及赔偿损失等等有所不利。5月2日,北京政府密电中国代表可以签约。

                                                                                                                                   ——转自中文维基百科《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