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主题列表

最新资讯
为什么创新(Creativity) 不够

昨天跟一家公司总经理吃饭,谈起大陆的教育问题,大家都觉得学生缺乏创新,基本都是按老师的套路/ 方法不断做题,但这些题对学生未来进入职场有什么帮助?学生只知要拿高分进名校,但连什么专业适合自己都没想过。


创新 Creativity

我们软件工程与很多传统专业(如医学)都有一个通病,觉得行外的不懂这个专业的问题,但以下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位音乐专业的人也可以为我们创造价值。

“60年代,当我在BOSTON Conservatory 学音乐作曲时,开始思考学的不应仅仅是对位、和音,而是音乐大师的创新过程”。 Robert FRITZ 回忆到。

他毕业后继续做音乐创作,一次参加创新专业人士聚会,包括作家、画家、音乐家、建筑师等,他发现这些人在针对本身专业的创作能力都很厉害,但都没有想到用他们的创新能力提升自己的生活。

他便开始举办培训课帮不同背景的人提升创新,让各个行业也可以学什么是创作/创新。
几年后,他把创作的重点写成了一本书 (Reference 参考书)。
Robert FRITZ 在他的书中,以贝多芬为例,说明创作并非 problem solving(解决问题),而是要有一个很高的目标/理想,然后不断地尝试比较,最终达到创作目的。

贝多芬的音乐创新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开始时,他与古典时期的海顿、莫扎特的风格很类似,但是到了中期,如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已经远远超出他前辈/同辈,启蒙音乐家从古典期发展成浪漫期新风格,但他没有停下来, 晚期的作品(如钢琴曲、弦乐四重奏等),又完全另一套与中前期不同风格。例如,他的Op133 弦乐四重奏 Große Fuge  由于思路远超于当时的水平,不被当时的音乐家接受,觉得作品有问题,有些甚至说他太老,不止聋了,并疯了。但贝多芬依然故我,说“这曲是为未来写的!”

音乐和歌剧大师莫扎特也类似。

莫扎特是全世界第一位自主音乐家,在他之前,无论是海顿还是巴赫这些大师,都是受雇,拿月薪。但是莫扎特觉得自己有独特的天分,不甘于为Salzburg的主教服务,在父亲强烈反对下,他仍然想尽办法离职,成为一位自由音乐家。
被主教辞退后,他先去法国巴黎发展,但没有什么突破。然后他去了维也纳,写歌剧,举办收费音乐会、教学生等,慢慢做出成绩,支撑他从小养成高消费生活方式。所以他这时期的创作都是目的驱动——比如写钢琴协奏曲是用于收费音乐会上,写歌剧的门票收益更多。
你可以想象他每天的生产率有多高,除了作曲,还有组织指挥乐队、准备音乐会等工作。
大家会问,有什么神奇的力量,驱动这些大师,投入大量的经理精益求精,做出经典作品,最终成为一流大师?


创造的精神 Spirit of Creating

创作不是由他人驱使的,而是出于自身创作的欲望,要做世界上最优秀的作品。这个和其他美学道理一样,一个作家觉得自己的创作有价值,会用很多的精力进行创作。
创作者努力创作,最终希望自己的作品以后有自己的生命力、独特。
莫扎特对音乐创作的热爱,本身的天赋,驱动他努力工作。
贝多芬追求完美,拥有极大的魄力,不断完善,才有了超人成就。
他对音乐的未来有一个远景 (VISION)—— 希望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作品
由这崇高的理想的驱动,加上他的音乐演奏/作曲能力,不断突破,而不是仅仅由赚钱来驱动。
这种远景 / 理想 /创意 我们大部分人都有,但为什么只有少数成为大师?
所有创新都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爱因斯坦就是先提出狭义相对论 (Special Relativity),大受好评后,再继续几年深入研究,才推出了影响深远的广义相对论。
莫扎特早期也有很多不错的作品,但是最优秀的都是在后期。
莫扎特的女人心、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传世歌剧经典作品,都是他晚期时所作,其实他已经写过十几二十部歌剧,
贝多芬 一生写了32 首 钢琴奏鸣曲 , 每一首都有很大的创新,依据前面的成就,再进一步提升。
Gladwell “OUTLIERS”书中提到无论是音乐界 的 Beatles, Mozart, IT 界 的  Bill GATES, Paul ALLEN, Steve JOBS 等,都需要经过不少于10,000 小时 上有时不断地提升学习的过程。

这是每个大师的必经之路。
所以一个大师是要经过很多实际的观众、市场的反馈,加上自己不断学习,才能有很好的成绩,这是创作的要素。


FRITZ 的故事对CMMI过程改进有什么作用?

2个月前,一位CMMI过程改进的客户公司,老板不清楚什么是过程改进小组 EPG,问我如何开展?
现在再想他的问题,很可能是他们没有把思路改变过来,本来是核心是利用创新提升公司。
但他们重点反而放在如何满足模型的条文。
其实重点应该是提升,过程、模型都只是辅助。
= = =
提高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就如同学一门语言,单是靠课堂学习不够,需要每天用它与人交流或者写东西,否则永远学不会,所以作者说创新分两个阶段:
1.    内部——自己开始明白什么是创新,理解它的意义
2.    表现——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与他人沟通

我们利用CMMI模型帮助企业做改进时,常有些顾问问:做工程、项目管理的人,为什么要按你的要求,写这么多故事?确实这么在做不是已经满足CMMI要求了吗?
其实这个跟我们刚才说不断学习以创新一样,如果没有依据自己对领域、对模型的理解,写分享故事,就缺少了第二阶段。
但当你开始写故事与他人分享,就会发现你对自己的过程越来越了解,也知道从这个过程中可以挖掘改进的点。
过程改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是几个月就能出成绩。
开始时,员工可以根据自己对创新、改进方面的想法,写文章分享,如果要成为习惯继续下去,又需要有新想法和思路。这个就需要利用前几期文章讲到的公司内部培训,比如过程域相关的参考资料、内部分享会、学习小组、老师的定期指导、体检、诊断。

= = =
写这篇微信文章,从开始看资料、初稿、订正、发布,前后花费不少于5、6人天的工作量。又每天忙于工作,所以需要有很大的驱动力,在百忙中抽时间做这事,是什么驱动力呢?

回顾自己2年多来一直坚持写作分享——跟作者说的创作过程类似,基于把心得用于企业、帮助改进的愿望,忙碌的工作之余,尽量每周抽时间写一些分享文章发布,也从这个过程中加深对过程改进的体会,越来越看到一些原则和共同点,就更希望把自己的收获分享给大家,变成一个停不下来的不断提升过程。人都希望能创作一些属于自己的作品,正是这个驱动力,使我们可以不断突破自己,这种要创作的心态是必要条件。好比沉迷于手机游戏,一有空便找机会上网打机一样。



每个人在孩童时代都有很大的创造能力,比如我小时候看了些卡通,就自己创作了一些卡通人物,或者用卡纸做玩具。
但是上了初、高中以后,学习压力增加,必须按照老师的套路不断做题,才能得到高分,慢慢失去了创新的意识。
作为家长,我们也不应单是投诉老师、教育制度。
先会看自己(假如您是公司部门经理或组长)面对日常工作压力时,是否也会依据个人经验,要求下属按照你的套路来处理事情,而不是用一个民主开放的态度,引导员工探索并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今天的丰田就是历经几十年的不断实验,创新、改善的成果。

怎样才能培养创新能力,我们下一回继续谈。


References参考:
Robert Fritz, the path of least resistance  
(他在八四年写第一版,我读了89年更新版)
Malcolm GLADWELL , OUTLIERS (2008)